作者:小编 日期:2025-08-20 22:56:19 点击数:
真是应了那句话“今天对我爱答不理,明天让你高攀不起”,前年偶然看到“费大厨辣椒炒肉”的招牌还是不屑一顾,这个周末去了一趟商场,居然费大厨就餐要排长队。
中国餐饮业正在经历结构分化的深度调整期。2025年上半年全国餐饮闭店161万家,相当于每天有超8800家门店关闭,平均每分钟6家门店停业。
叠加消费降级、禁酒令实施等多重因素,2025年1-6月全国限额以上餐饮企业(年营收200万元以上)收入同比下降0.4%,为2023年以来首次负增长;北京限额以上餐饮企业利润暴跌67%,利润率仅0.35%。北京、上海人均500元以上的高端餐厅数量锐减52%。
中国烹饪协会指出,行业已从“增量竞争”进入“存量绞杀”阶段,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单店存活率不足30%。
这家2003年起步于湖南衡阳的名为“原汁原味”的小餐馆,2018年始走出湖南,2022年闯北京,且不到三年(2022年10月至2025年6月),在北京开出36家门店,入驻的都是黄金地段的商场。
当中国餐饮品牌的平均寿命仅有18个月,创立22年的费大厨辣椒炒肉为何突然爆火?
相传,湘菜大师的徒弟出师,都会要求炒一盘辣椒炒肉定水准。小小家常菜,能获此殊荣,可见它在湘菜界的地位。
2016年,费大厨创始人费良慧向他餐厅的顾客做了5000份调查问卷:提到湘菜,第一反应会是哪道菜?97%的顾客认为是辣椒炒肉。
费良慧敏锐捕捉到这一国民家常菜的市场潜力。于是,这一年他把“辣椒炒肉”定位为核心产品,品牌也相应的更名为“费大厨辣椒炒肉”,并创新性提出“土猪前腿肉+本地螺丝椒+优质菜籽油”的黄金组合搭配。
在消费者心智层面,费大厨不断强化“全国小炒肉大王”的权威认证。这份起源于2020年湘菜年度盛典上,中国烹饪协会授予费良慧的“全国小炒肉大王”的荣誉称号,被不断地强化和传播,加深了消费者的印象。
这一精准的品类聚焦策略,不仅打破了传统湘菜“大而全”的菜品结构——聚焦爆款单品,也构建起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壁垒。
有数据,2017年,费大厨的辣椒炒肉卖出100万份;2023年,费大厨销售了500多万份的辣椒炒肉,总收入超过十亿元。
费大厨在菜品的设置上非常克制:每家门店最多只有30道菜品。除辣椒炒肉,菜品更新采用末位淘汰制,即当某个菜品点单率长期倒数,就会被淘汰,然后再研发爆款产品。
炒菜,吃的就是一个锅气,费大厨干脆把锅搬上桌。辣椒炒肉专门是章丘铁锅,连炉灶都是陶土灶台,火苗上肉片在锅中滋滋作响。
一反餐饮常态的,费大厨没有外卖,费良慧觉得辣椒炒肉这道菜,当热气闷在外卖容器中,也很容易让肉、辣椒吸收过多水分,从而损失掉菜品最核心的口感。
去年《预制菜行业发展报告》显示,真功夫、吉野家等快餐连锁品牌的预制餐食比例达100%。外卖行业就更猛烈了,全国70%的外卖商家使用料理包。
当预制菜逐渐成为默认状态,“手工菜”反倒成了奢侈品。费大厨正是抓住了“现炒”这一点,以明厨明灶、带火上桌的方式,充分融入到顾客的消费场景中,更有烟火气。
据红餐产业研究院发布《湘菜发展报告2024》,2024年全国湘菜市场规模或为1100亿元,同比增长约8.9%,增速高于中式正餐整体的5.8%。
费大厨精准抓住了当下大众餐饮的消费心理——既想吃好点儿,又不想花太多钱。
经济繁盛时期,中产们在环境、逼格和身份认同感的三重刺激下,让麻婆豆腐也可以卖到200元一勺。
但现下年轻们就不好糊弄了,要便宜但不接受预制菜,要好吃但不能太贵,甚至海底捞涨价个土豆片都能被逼出“道歉声明”。
于是,在消费降级的背景下,高端餐饮品牌也开始走平民化路线。一方面,五星级酒店摆摊售卖平价家常菜,通过低价策略维持现金流;另一方面,也吸引了更多顾客光顾。
再来看费大厨的菜单:菜品价格从19元到79元不等,两人一餐仅100多元。
2025-02-17
2024-11-04
2025-02-17
2024-12-01
移动商城
抖音店铺二维码
快手店铺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