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小编 日期:2025-08-09 10:59:33 点击数:
党旗所指,心之所向!这里是《咔哒时间》特别专栏——“康巴党旗红”,在这里,我们触摸高原脉搏里跳动的红色基因,聆听雪域儿女对党的深情告白;在这里,我们见证党支部筑起的红色堡垒,定格各族同胞携手奋进的动人瞬间。新时代新征程,我们与党旗同行,让党的声音传遍雪域牧场!
他可能是你邻帐的支书,也可能是送医上门的村医,亦或是坚守讲台的乡村教师……《身边榜样》,现在开讲。
听众朋友们,大家好!今天,我们把目光投向甘孜县卡龙乡——这片平均海拔4000米的土地,是距县城105公里的纯牧区。雪山环抱,草原辽阔,而比风光更动人的,是近年来卡龙乡党员干部与乡亲们并肩奋斗的身影:他们以党建为笔,以草原为卷,在雪域高原上共同谱写着乡村振兴的鲜活乐章。
卡龙乡党委始终把党的建设放在首位,响亮地喊出“牧民群众走到哪,党组织服务就跟到哪!”的口号,他们把党建和乡村振兴紧紧拧成一股绳,同安排、同部署、同落实。在夏季远牧点,乡党委和8个村党支部,是服务牧民最坚强的“主引擎”和“主干线”。您总能看到一支支党员先锋服务队翻山越岭,深入牧场,巡逻边界、宣讲政策、排查隐患,就像草原上流动的堡垒和旗帜。
群众的需求在哪里,党组织的关怀就送到哪里。乡党委特别关注远牧点的安全和生活难题。干部们带头走访调研,倾听牧民心声,累计收集解决了300多件民生诉求,其中送医送药40多次,成功调解10起草山纠纷和25起生产生活矛盾。“感谢党委政府!”牧民呷登激动地说:“草场是我们的命根子,纠纷解决了,不光保住了我的利益,还守住了邻里情!感谢乡党委政府和所有工作人员!”
为了让党的声音和政策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,卡龙乡想尽了办法:法治宣传长廊建起来了,“农民夜校”办起来了,坝坝会、群众大会开起来了!通过这些接地气的形式,“感党恩、爱祖国、守法治、奔向现代化”的主旋律,在卡龙乡的草原上、村落里唱得越来越响亮!牧民们的国家意识、公民意识、法治意识和民族团结意识,越来越强!
美好生活,是卡龙儿女共同的向往。乡党委下大力气破解牧民群众身边的“四难”问题:“出行难”,争取500多万元资金,改造提升了4公里村级道路,让出行更顺畅;“住房难”,大力推进“三改一配套”项目,为27户困难群众建起安全舒适的铁皮新居。牧民娘呷含着热泪说:“感谢党和政府!做梦都没想到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!“如厕难”,按照“厕所革命”标准,为193户新建了厕所,生活环境更舒适;“就业难”,组织烹饪、汽修、客房服务等技能培训7次,开发公益性岗位338个,实施以工代赈项目,帮助500多人实现了就业增收!牧民们的幸福指数,节节攀升!
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!卡龙乡党委深知生态保护的重要性。为了解决牛粪污染和畜牧业发展的矛盾,乡党委远赴内蒙古取经,回来后结合牧区特点,开创性地探索出“牛粪变成碳,乡村环境美”的绿色产业链——夺波村建起了牛粪压块燃料(草原生态煤)生产基地,这不仅美化了环境,更拓宽了增收渠道!
品牌就是竞争力!卡龙乡立足牧区特色,围绕“一片地、一群牛”,做足牦牛产业链文章。注册“遇见卡龙”商标,成立理事会,在县城设立加工点,开发出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:牛皮袋子、虫草茶、藏靴笔筒、牛毛画框、藏戏面具香薰片……这些带着浓浓卡龙风情的手工艺品,不仅走进了成都西博会、浙江台州推介会、成都龙泉驿推介会、甘孜州创业展,更通过电商、微信朋友圈、短视频平台销往浙江台州、四川成都等帮扶地,目前销售额已突破40万元!
怎么让乡亲们的腰包更鼓?卡龙乡探索“党员+牧民”抱团发展模式,整合村集体经济资源发展优质畜牧产品、生产草原生态煤、培育“遇见卡龙”文创产业,彻底解决了农副产品“难卖”和“增产不增收”的难题。大家抱团取暖,稳定分红,变化实实在在:全乡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从2020年的7100元,跃升到2024年的15550元!卡龙儿女奔小康的道路,越走越宽广!
“海拔高,工作标准要更高;氧气少,奋斗精神不能少!”这是卡龙乡党员干部的坚定信念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,卡龙乡党委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勇往直前的豪情,抢抓机遇,担当作为,不断增进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一个更加幸福、美丽、和谐的新卡龙,正在雪域高原上展现乡村振兴新风貌!
本期《咔哒时间·康巴党旗红》身边榜样到这里就结束了,感谢您的收听,再会!
2025-02-11
2025-02-07
2025-01-25
2025-02-09
移动商城
抖音店铺二维码
快手店铺二维码